项目管理理论在非编网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与问题研究

广博吧 人气:7.02K

从概念上讲,项目是需要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项目管理则是为了使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从项目之初的计划、分析和项目的实施,到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无不存在风险。因此,如何管理好系统集成项目,在系统集成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把握进度、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项目管理理论在非编网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与问题研究

1系统设计目的与要求

根据要求.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的奥维迅非线性编辑网的系统集成项目的建设.将实现新闻制作的数字化,可以完成的功能有各种类节目的制作、音频制作和审片。总体来说,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台性的、高效的、安全的、经济的、具有高扩展性的、高可管理性的、先进的数字化节目制作及管理中心。

在以节目为中心的电视台运营和管理模式下.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从而产生最高的效率,是电视台管理层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初首先会考虑的问题。根据对开平广播电视台的需求分析.笔者认为应当以节目交换为核心的节目管理模式、以功能应用来划分的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系统建设。

2系统设计原则

(1)标准性原则。系统符合目前已有的主流电视技术的标准及规范,深刻掌握并可靠运用MPEG2的技术规范贯穿整个平台产品线,具备不断跟踪标准发展的技术能力。

(2)可扩展原则。系统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在保证初期业务的前提下,预留有充分的扩展空间,保证将来各种新业务的开展。

(3)可升级原则。能够实现可预见的平滑升级,确保在系统不作大的变更前提下.平滑升级到更高的层次。

(4)全开放性原则。系统须采用开放式设计,保证各大厂商设备、系统的良好集成性能,确保与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相关平台的衔接.

(5)安全性原则。主干设备均采用冗余设备系统的设计方式。从存储设备的电源.风扇,控制器到光纤交换机和服务器均为主备冗余设计方式,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证,可以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需要。

(6)可管理性原则。系统须具备健全的网管功能,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具备多级的管理模式.从基础的存储器管理,服务器以及交换机的管理到应用级的数据库管理,提供了完善的多级分层的管理系统,可以可靠的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健壮的管理系统,保障了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安全。

(7)先进性原则。采用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保证平台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

(8)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应符合中国国情,充分考虑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发展的需要和市场情况,设计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系统。系统根据业务的重要程度.综合使用国际和国内的先进设备,既能保证系统的先进与稳定.又能使系统的综合造价显著降低。

3部署的实际情况

根据时间安排需求,本次集成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为加快进度,取消休息日,其中:网线及管材采购2个工作日.布线测试1个工作日,设备安装3个工作日,软件部署2个工作日,系统调试1个工作日,机动支配1个工作日,在日程安排上,合乎要求。

4人力资源部署

整个项目中设置项目经理1名,监管人员1名,系统集成网络布线经理2名.工程施工人员5名,系统安装调试人员3名,系统整体测试人员1名。

5硬件及软件配置

采用新一代非线性编辑网络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

(1)编辑工作站使用高质量素材编辑,编辑效果一致。编辑工作站使用同一个素材进行编辑,而不采用双网双采集的方案。编辑质量高,结果统一,编辑工作站的可操作性较双网双采集的方案高很多。

(2)采用千兆网为核心的架构,使用网络存储软件SANergy,组成以iSCSI技术为基础的存储网络,提高系统的负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桌面工作站使用千兆以太网,通过SANergy的服务器,可使每台制作终端对磁盘阵列的访问更加的稳定和安全。采用新一代非编HDAVS系列.无卡工作站支持格式混合编辑,包括MPEC2 IBP格式,这样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视频信号的数据率,提高了编辑的整体效率.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