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子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特色-试析评论集《净化人的心灵》

广博吧 人气:2.84W


  论文摘要:李子云女性批评的风格别具特色,她以一种女性所特有的视角和感受评述批评对象,表述方式既不同于深奥生涩使人难以接受的理论说教,又无片面呆板之类,而是批评家同作家及读者所进行的一种真诚、亲切的文学谈话,在娓娓而谈中,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恰当结合,对作家与作品做出了公正且具有启悟性的评价。

评李子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特色-试析评论集《净化人的心灵》

论文关键词:李子云  女性文学  批评  特色

一、导言

进入现代后,男女平等的观念虽然被提出,但由于女性的社会实践的有限性、女性自我话语形成的艰难性,女性的作用仍然处在被遮蔽状态。直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她们找到了自己的意识、语言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包括,她们对历史和的伟大贡献才被充分揭示出来。
  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如火如荼阶段,我们目睹到了一幅壮观的图景:“发掘妇女文学著作,描绘妇女想象力的版图,分析女性的情节结构,使妇女文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探索领域展现在世人面前。”
  比之西方,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崛起稍晚,开始时还明显地缺少理论体系性。可是由于大量的成功的女性创作的出现,由于批评家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一开始就特别看重对女作家创作成就的张扬,逐渐形成独特的生命力,显出了她们不同于男批评家的风格魅力。例如刘思谦、李子云、吴黛英等,她们对于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起着筚路蓝缕的作用,她们的批评活动特别注重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实际,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在评论界较早且几年来几乎始终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投放在新近女作家身上的评论家应该就是李子云了,这位被认为是资深的、富有胆识的女批评家,对女性文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怀,从1980年到1982年李子云追逐着每一个女作家的脚步,留下了许多关于她们的评论,并在1984年以《净化人的.心灵》为题将这些评论结集出版,在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震动,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拓了道路。

二、李子云批评特色

李子云这部《净化人的心灵》涉及了十一位中青年女作家的作品。其中有英气勃发的茹志鹃,柔肠侠骨的宗璞,深沉而又明快的张洁,风格多样的王安忆,还有长期寓居海外的於梨华、李黎等。她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和眼光,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富于感情和文采的笔墨,凭借自己独有的对文学理论和创作界深沉思考的超前意识评述批评对象,清丽而真淳,温暖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深入分析中更重视寻根究底
  李子云擅长用自己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情和独特感受去设身处地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以及作家创作的背景与初衷,从而从纷繁的印象中准确把握住那些仅仅属于作家所独具的感情特征及创作特点。另外,她还认为,“年轻是有权利有欠成熟的”,因此,她在分析作家作品时,不仅重视在作品中提炼出构成其创作决定因素的主要印象,还更重视寻根究底,找出作者创作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一个时期的对于张辛欣作品的评论中,许多意见多限于对于作品倾向的笼统指责,而李子云的评论,则在指出作者在主题和人物把握上的“偏激情绪”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偏颇的原因,认为问题在于作者“过分夸大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痛苦遭遇”。这种深入分析、寻根究底的评论风格对于作家在纷繁的社会舆论中或者已有的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突破自己,都更为切实而有益。
  在给王安忆的一封信(《从一角走向广阔的天地——致王安忆》)中,李子云从王安忆作品集中反映的插队生活的一角看到了作者的长处与不足,她赞叹“你能在生活中这么小小的一角,这么有限的人物中,感受到、变幻出那样多色调不同的旋律”,但同时也指出了作者这种创作现象的不足——“题材过于密集于一点,说明视野与阅历的狭窄”,她由“深刻是与一定的广度相联系的”这一点出发,希望作者“从一角走向广阔的天地”。李子云这样一语破的地出作者在当时的创作特点,这给了王安忆很大的启发。王安忆自己的创作在此后的长足发展,充分印证了李子云看法的预见性与深刻性,90年代以后,在女作家群中,王安忆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她的创作表现出多变的风格,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