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广博吧 人气:1.59W
探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摘要:文章探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说明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不是孤立的审计模式,是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对如何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方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已经不是一般的因会计核算差错而引起,大部分变成因为了某种目的,例如为了取得理想的经营业绩从而获得相应报酬或奖励,或为了达到增发股票的业绩要求等,蓄意地编制欺诈性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虚假的丑行一旦败露,即导致投资者的巨额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审计师被卷入法律诉讼中。所以无论从投资者的期望,还是从审计师控制审计风险的需要,都要求审计师能尽快改进自己的审计方法,提高揭露财务报表欺诈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中,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为此产生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需求。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所谓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审计人员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审计人员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计人员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环境的发发展与审计目标的变化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而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审计的最初目的是查错防弊,由于当时的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小、业务简单,使详细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详细审计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详细审计变得不现实,从而出现了基于两大报表和公司账目,运用抽样技术的账项基础审计。但当时审计师主要根据经验来进行抽样,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容易发生审计失败。随后,审计师在实践中逐步发现,具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根据内部控制评审结果来确定抽样的重点和范围,能大大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审计效率,制度基础审计也就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制度基础审计过于依赖内部控制制度,忽略了其他引发审计风险的因素。在审计师面对的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损失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基于审计风险评价来制定具体审计策略与计划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被运用。
  (二)审计人员规避审计风险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详细审计成为实际上的“不可能”,而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值却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审计人员毫无保留的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但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限制和抽样审计的抽样风险,使审计人员并不能保证完全查出所有的漏洞和舞弊事项。这样将会使审计人员的职业环境恶化,审计人员面临威胁。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主动寻求解决、弥补这种差距的途径才是明智之举。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确定高风险项目,从而使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可以揭露出来,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