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英国博士留学申请流程

广博吧 人气:2.83W

2021年英国博士留学申请流程1

【选择学校

2021年英国博士留学申请流程

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结合自身情况,着重考虑专业因素,因为博士主要是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综合排名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第一要位,反而是专业排名重要,专业排名高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设备、前沿的博导以及非常多的科研交流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研究和论文发表,这是其他学校不能媲美的。

【选择导师】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申请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了。首先一点,你要确定你所要研究的领域,在你选择的学校教授中,有相互match的。

其次就是看这个导师的生平背景。如果你选择的是华裔,那么你可能更接近成功。但华裔导师更看重个人成绩。华人教授喜欢招讲中文的大陆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等比较相同,他们过去也都是从中国的留学生开始做起的,他们清楚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等优秀传统。

但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成绩。也就是说,华人教授找博士生,上来就看个人成绩,也许存在较片面,但是确认存在好多华人教授中,他们都是拿成绩作为第一参考点。

【做好套磁】

套磁的关键主要就是多读一些教授的文献,写出深入的感想,让教授明白你的研究目的。

套磁通常分为前期套磁和后期套磁两种。

前者适用于初期申请材料递交,作用在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教授现在的项目是否匹配,以及了解教授的招生情况;

后者则指的.是在完整的申请材料递交之后(如研究计划等),需要持续性的与教授保持沟通,增大自己的录取率。

如果你得到教授比较乐观的答复,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教授不可能100%保证你一定可以获得全奖;其次,如果教授只有一个招生名额,那他/她也会同时挂住3到4名申请人,所以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在奖学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最好在申请工作正式开始前的6个月(即Master下开学时)就开始前期套磁的工作,不仅能够对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能在众多申请人中先行一步。

【申请博士奖学金】

申请PHD比Master容易拿到奖学金这是一个常识,但是PhD的奖学金是跟各个学校各年的政策,以及你申请导师(俗称老板)的项目经费息息相关的。英国博士的奖学金比较偏向理工类,很多申请者都能拿到奖学金,不过并不是全额奖学金,全额奖学金指的是学费全免,同时还有生活补助。

申请英国博士的学位通常要读3-4年左右,所以假如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枢纽的因素,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是无法在英国读完博士课程的,英国博士留学费用至少需要80-100万人民币的财力预备。如果没有奖学金,学生自费的压力会非常大。你的博士生涯会既忙碌又窘迫,对于毕业影响很大。因此,大家最好申请到奖学金再去。

2021年英国博士留学申请流程2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院校设有研究生院,并招收国际学生。

其中,有一些共同的经验,值得中国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对于申请者,还是对于录取院校,研究生院的申请比之大学本科的申请是更为单纯且更为专注的一件事儿。

申请者应更看重所申请的项目和专业强势与否

与选择本科院校不同,在研究生院的选择上,学校的知名度和校园文化自然很重要,但是研究生申请者应更看重所申请的项目和专业强势与否。

毕竟一个研究比较文学的学生,不需要太在意自己学校工程学院排名是否足够靠前、实验设备是否足够先进,反之亦然。

而学校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也更直接了,即看申请者是不是具备做研究的潜质。因此,个人陈述或者目的陈述 (Statement of Purpose),是申请的重中之重。申请者需要花足够的心思和时间去琢磨,去雕琢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并尽力将其叙述得真诚、动人和笃定。

例如,我的研究计划是什么?我所申请的项目能给予我怎样的训练?我渴望合作的导师是谁?

如果要把大学的排名、项目知名度和导师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导师大于项目,项目大于学校。选择和自己研究兴趣相近并能指导自己的教授,离申请成功便迈进了一大步。毕竟导师们不是万能的,也只能指导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契合的学生。除了写好一份陈述和认定一个好导师,尚有“三座大山”要跨越——标准化考试、推荐信、平均成绩点数(GPA)。

标准化考试见仁见智,录取最怕教授反对

标准化考试对于研究生的录取重要与否,一直是个各执一词的辩题。基于教授们的说法以及身边同学和我个人的经验,一个较高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不足以让自己被录取,但是一个太低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却可以让自己不被录取。

至于哪个分数安全,哪个分数危险,哪个分数不痛不痒,申请者们可参考所申请项目往年录取学生的信息数据。

刚入学哈佛大学时,我参加了系里第一次全体大会。大会上,系主任热情洋溢地说道:“你们能被录取,代表着录取委员会的每一个人都认可了你们,只要委员会里有任何一个教授表示反对,即使有别的教授力挺,恐怕也不能被录取。”

后来某一次闲聊,系主任提到了某一年他特别希望录取一个来自东亚某国的博士申请者,但是委员会中另外一名教授以该申请者语言能力不过关为由坚决不同意,结果这名申请者未被录取。

推荐信须教授写得好,而且教授本身实力强

比之标准化考试的参考性作用,推荐信则更有决定性作用。一封高含金量的推荐信或许就能助申请者扶摇直上。一封好的推荐信该有两个特点,即教授把申请者写得好,而且教授本身实力强。

学术圈关于写推荐信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教授要么以各种理由委婉拒绝给一个学生写推荐信,若是答应了,便只写正面的积极的推荐信,不会写负面的推荐信(bad letter)。

虽说教授答应写积极的推荐信(good better),但并不一定是那么好(strong better)。至于教授把申请者写得有多好,就得看申请者平时的表现了。“教授本身实力强”的内涵则更为丰富,首先是教授自身学术成就好,业界认可高,最好还和申请者所申请项目的教授们关系好。如果推荐教授本身就是同一项目毕业的校友,那就“亲上加亲”了。

要全盘兼顾,更要突出专业课成绩

平均成绩点数反映了申请者本科四年的成绩,是体现申请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最直观的一个指标。在研究生院校的申请上,申请者的综合平均成绩点数重要,其所申请专业的平均成绩点数更重要。换句话说,某一门无关紧要的课拿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可能无伤大雅,但是专业课却不得有差池。

打个比方,一个历史系博士生的申请者选修生物课的时候拿了成绩“C”可以被原谅,如果某门历史系的课拿了“C”,甭管是欧洲现代史,还是日本近代史,抑或美国内战史,委员会教授们可能就会打个问号了。因此,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要全盘兼顾,更要突出专业课成绩。

除了个人陈述、导师选择、推荐信、平均成绩点数和标准化考试外,申请者的研究经历和论文发表都能对申请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谓锦上添花。

在我看来,申请研究生院是重要的人生选择,而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是审视自己能力的过程,亦是叩问初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念研究生院?我是否真的热爱研究?我能否胜任我申请的项目?在这样的思考和追问中,抽象的答案会走向具体,而更合适的项目、大学乃至人生定位也会明晰起来。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