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市场扩容催促行业洗牌

广博吧 人气:3.1W

    面临金融危机,职场人士纷纷将学习视为目前的生存之道。国外的职场通常都有这样一个现象:经济越是不景气,就越要“充电”。因此,对职场人士来说,眼下是个“充电”的有利时机。

  但是表面上看来红火的培训市场,目前究竟现状如何呢?

  市场日益扩容

  有人形容,中国的培训市场遍地都是黄金,因此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从现实状况来看,各类培训机构的确数量众多,并且已经从最开始的英语培训一枝独秀,发展到目前越发壮大的培训市场。

  学历培训,包括时下最盛行的MBA、MPA等专业培训,主要是由高等院校或专业的培训机构承办。据悉,目前一些较高端的MBA培训机构已经打响口碑,很多外资企业甚至会委托他们进行经理级别培训,虽然收费极高,但是学员依然络绎不绝,在某些行业内甚至会以受过相关培训为荣。

  非学历培训则根据针对的不同市场又有所区分。针对在校学生所设置的各类培训,比如最大众化的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考研等培训,一般都是技能类的考试型培训。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如果获得相关证书,无疑多了一块职场敲门砖。另一种则是针对职场中占有大块市场份额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比如财会相关、人才中介、工商注册代理人等,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大多是由国家劳动总局颁发,因此指定的培训机构也较为正规。目前不少白领都纷纷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视为自我“充电”或者转行的机遇。物流师、营销师、人力资源师等短期技能培训受到广大学员的追捧。下半年以来,不少热门职业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比上半年增加了50%左右。

    管理良莠不齐

  培训市场的大蛋糕吸引了不少从业者蜂拥而至。据悉,目前大多数培训公司的人员流动率颇高,不少人在培训机构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立门户。来自不同企业的不同档次的需求,使大小培训机构都能够在市场中产生和生存。

  经过近几年的积淀,不少国外的培训机构已经在中国的`培训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相较之下,国内培训机构中却鲜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据悉,目前沪上不少培训机构由于缺少课程研发力量和专职培训师,机构实际上只起中介的作用。他们从客户那里得到培训需求,再寻觅培训师。这些培训师与机构之间只存在经济利益关系,课前交流和课后效果跟踪反馈都做不到位,有时甚至会直接“跑单”。

  以向来最为红火的外语培训行业为例,目前上海的社会力量培训机构有1300家,其中大部分经营英语培训。但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得市场杂乱无序的现象日趋突出,为节约成本常常聘请在校大学生作为培训师。

  复旦大学法语系毕业的小晋就曾在本科期间,在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兼职,作为“专职培训师”任教两年多。她表示,自己有不少同学都曾经做过培训机构的兼职老师,不少留学生也都作为“专业外教”,在一些培训机构内赚外快,而他们通常只是陪着中国学生做做游戏、看看电影,压根没有什么可以教。

  培训的质量当然与管理息息相关。经历一轮市场的选择后,管理混乱的机构将被迫另觅出路。

培训市场扩容催促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