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广博吧 人气:3.25K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1、关于教材

《数字与编码》是新课程第十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这一知识点学生是已经知道的,而数还可以用来编码,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大熟悉的,本节课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调查、分析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感知“信息数字化”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初步形成数字符号性的认识,培养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教学难点:

编号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3、关于教学流程

第一个:

是介绍邮政编码,在这里我是想让学生初步感悟一一对应思想。从这一目的出发,我是这样安排的:

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又相对比较简单的邮政编码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信片上的两个不同编码,在区分中明白为什么这两个编码会不同,初步理解同一个地方邮政编码就相同,又通过询问同一个地方会不会有两个编码,暗示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编码与它相对应,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接着让学生比较、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邮政编码,在对比中理解各个数字的含义。当学生发现了一些数字相同时,再次询问会不会两个不同的地方而邮政编码是一样的?再次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第二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看到了数字编码在邮政编码中的运用后,能举一反三,联系生活举一些例子,隐含数学生活化的思想。所以我就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编码情况,使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也从中感悟到信息数字化的快捷、简单和科学性。

第三个:

我是想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中的一一对应。根据前一环节,我就顺着学生说到的身份证,揭开了探究身份证号码秘密的篇章。在本环节中,我安排了这样的几个步骤:

先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号码放在小家庭中一起交流,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等方法,去探索里面所隐藏着的秘密,并把各自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小家庭意见;接着以小家庭为单位,发表刚刚探究的成果,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使学生明白各个数字的不同含义,以及15位与18位的不同,理解为什么要升位;再就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编写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给自己也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在编写中进一步体会数字化的简洁、科学性,也再次感悟了一一对应重要思想。而最后一句“这些信息既然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为什么要选择数字表达?”让学生在思考中,再次深深体会信息数字化的简洁性,真正体现“学为所用”。

第四个:

我安排的是拓展运用,是想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悟编码的科学性。正好结合我们学校还没有学生证这一真实情况,让学生帮助想想,如果我们学校要个每位学生做一张学生证,而在上面又要有一个学生证号,你觉得在这个号码中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比较好。在学生自己编写、一起交流的过程中,科学性就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小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小学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3、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4、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书法欣赏课。沿着中国书法发展演变这根主线进行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书法美的同时了解书法结构规则。以“永”字为代表,剖析书法结构。本课最后以大量篇幅编排了古代书法名作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1)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书法的发展演变。

从文字的发端“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名家苏轼作品欣赏,展示了不同面貌的书法演变,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怀素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等等,这种编排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2)使学生了解书法结构知识。

欣赏书法艺术,不仅要从形式上去分析,更要剖析书法结构内涵。本课重点以书法的构成要素——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分析书法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结合书法与体操等艺术的共通性,分析书法的结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2、了解书法表现形式构成的要素,体会书法所表达的内涵。

难点:

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及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书法资料。

(教师)从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近代书法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提问——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二、深入赏析: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汉、晋、唐、宋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提示学生思考:书法艺术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2、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结合体育分析书法所表达的生命感。

提问:《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好在什么地方?

归纳总结: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3、颜真卿作品《颜勤礼碑》进行简介

赏析与提问: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学书当学颜”。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还有把颜真卿的书法比作三国时期的关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与他的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近千年来受到书法界的如此赞誉和推崇呢?

4、思考、讨论、回答:试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在书法,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圆满舒展,刚健遒劲,气概凛然,形成了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风格。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就如他的为人,正气逼人。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写的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两岸美丽的风光,让他产生了“如在画中游”的美好感觉。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饱含着对两岸景色的由衷赞美,洋溢着小朋友欢快舒畅的心情。学习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这一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初读课文。第二课时,图文结合,理解韵文内容,会写两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我重点说第一课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立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3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课前收集有关江南的图片、儿歌、 、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磁带、学生自制的生字卡片。

二、说教法

1、 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读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生字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生字的能力。)

3、 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本文是一首诗歌,诗句节奏鲜明,利于学生朗读。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关注兴趣,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读和背,让他们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法

生字的指导: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结构,并说说记住字形方法,初步了解字义进行扩词,选词说一个完整句。课堂集中和起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互相交流学法。教师点拨。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师生对读,小组读,小组接力读,配乐表演读……读出赞美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说过程

根据"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思想理念,为了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在课堂展开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充分焕发生命活力。我本着设计新、处理活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尝试对本课教学做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谈话:你们去过江南吗?想不想去江南游玩?今天我们就坐在竹排上和画面上的小朋友一起去江南看看好吗?(播放配乐动画)说说你都看到了,听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随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精彩的导入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将语文学习综合化,让学生在优美的动画和悠扬的乐曲中感受江南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标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相机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并用四步读书法来引导他们:

a,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慢速大声读)

b: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速度稍快读)

c:三读:圈圈画画,识记生字。(划本课需要认读和书写的生字)

d:试读课文,巩固生字。(能把课文比较通顺流利地读下来)

通过以上层层提高的方法,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识记,我设计了一个 大转盘游戏:(自制一个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在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

(三)以读为本,体验情感。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课文。

2、 前后座读,小组读,同座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坚持以读为本,营造书声朗朗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同时注意发挥朗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感受自然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四)指导书写,享受快乐。

1、 出示“口、日”,指名读。

2、 你会写这两个字吗?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写一写。(注意笔顺规则,认识新笔画“横折”和“横折钩”。)

3、 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得出写好这两个字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日”字两竖要写直,第三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要和横折钩的钩相连。

4、 练写。(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再写,提示学生要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5、 把学生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同学、老师展示,使学生体验到识字、写字的乐趣。

小学说课稿 篇5

本课借助“任务型”教学通过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即所谓的Learning by doing /playing /acting /singing 。同时,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并且,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A部分 第三课时。

A. Let’s make 通过做动物手影,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A. Let’s play 本部分学习一首短小活泼的歌曲,使学生巩固所学词汇。

2、教材简要分析:本教材的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语言任务,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

3、下面,我分析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这一目标要求,现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目标

(1) 通过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巩固所学词汇,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 学唱歌曲:Old Macdonald

通过以上知识技能目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观察和创新能力,以及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策略目标

(1) 通过各种视听、说、唱活动,充分挖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创造力。

(2) 精心设计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互评,创造自由、平等的生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彼此认可和信任,彼此接纳和支持,逐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展示和互评,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公正评价他人的能力。

(3) 通过做动物手影,以及动手动脑的游戏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创设大量的情景,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与实践,从而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能激发他们兴趣和创造意识的情境,自由创编歌曲,真正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合作,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文化渗透,各国的代表性动物。China: panda; USA:Eagle; UK: fox; Australia: kangaroo.培养学生拓展所学的知识。

4、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对用所学的语言独立做事的兴趣,并通过做动物手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教学难点:难点是熟练演唱歌曲Old Macdonald。

我对本课的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努力创设生动而真实、贴近孩子们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以及学习评价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逐步形成在动态的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自由创编歌词,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英语课堂教学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主要是通过围绕教材,设置语境,回到教材,领悟感知,抛开教材,灵活运用这三个教学环节来突破教材重难点,也就是说在设计教授重难点教学活动的开始,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经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英语录像、卡片、录音等种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几种学生喜爱的特定情景和类同情景,使学生积极地去体验与实践、讨论与合作。在初步掌握教材内容之后,我又立即将学生带回教材进行系统地感知,并做适当的认读练习,最后,指导学生抛开教材对话框框,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生活体验,自由创编歌词。加以真实运用,进行逼真的信息交流,实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6、教具:教师可准备农场的课件,也可以用图画代替,各种动物头饰和图片。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动物头饰。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所授对象是刚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大多8—9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在教师营造的浓厚的英语环境中大胆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本课的教法进行具体阐述:

说教法

1、教学观。积极创设朋友之间师生间的真实和仿真语景,并以此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模式。课堂以一首chant表演动物来开始,以调节课堂气氛; 以chant来复习旧知识,为课堂的逐步展开教授新的知识作为铺垫。

3、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前提下,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说一下对教学模式的安排:这个模式为激情设境——语言交流——人格发展模式。具体环节就是教师导入新课,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运用特定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框架;类同情景,促进小组协作学习,交流思想;交换情景,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让学生自己创设应用情景,引导个性发展。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运用电教媒体和自制教具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下面我说一说对教具,学具的安排使用: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充分利用单词卡片、图片、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各种媒体设计教学。学生们则利用自己绘制的图画等贴近生活的媒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接下来,我说一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读、写、唱、玩、演、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复习、新知展示和操练、理解、运用、评价这五个步骤。

Step 1 Warm up培养兴趣,自然导入。在教学活动开始,我设计了 “Sing an English song”和“Let’s do” “Let’s make” “Let’s play”复习学过知识,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玩玩唱唱”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Step 2 Knowledge and drills 注重能力,层层突破。

首先我利用本课duck的图片贴到离自己稍远的地方,指向远处的图,问What’s that in English? It is a ..,同时注意对比,here的there的区别。卡片等来设置特定情景,教学生学习新语言点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教具完成整体感知——个性探索——小组讨论——两人交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层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然后设置类同情景学习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并让学生利用新知自己创编新歌词;再设置特定情景引出dog帮助学生创编新歌词,最后设置类同情景学习woof,同样让学生利用新知自己创编新歌词。

Step 3 Comprehension整体感知,听说认读。将学生带回到教材,首先让学生静听录音,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标出歌词顺序,进行认读练习;下一步是跟读录音(just speak),进行强化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歌词有了整体的认识,又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点的理解与记忆。(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Step 4 Application 设置语境,灵活运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结对自编,表演新歌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在共享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Step 5 Evaluation 巩固训练,评价反馈。

在课程即将结束前,对全班三个小组的成绩,给予适当的总结,公平,公正并以激励为主予以不同的表现评价,最后,以 Let′s play. 做为全课的结束,让学生在强烈的节奏感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愿望。

本课的板书我将重点句型和单词设置于黑板正中的农场上,将重点单词配以图片,放于重点句型下,黑板两边设置了三个小组的组名cat, dog, duck.,同时它们还是本课应掌握的三个单词,这样形象生动的板书设计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最后,我说一说本课的作业,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小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叫 ,来自。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认可。

我说课的内容是《 》的第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教材分析中的第一个环节——说教材

《 》是人教版(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册第组的第篇课文,这篇课文按顺序,围绕,向我们展现了、、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的精神。表达了

的感情。(歌颂了……)。由此看来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年代久远,因而我们可用多媒体课件等形象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也很有特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正面描写以及环境的描写来突出,让形象随着学生情感升华而越来越高大。(具体的词"静静"等)同时此篇课文语言真挚感人,适宜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

第二环节——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像,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等词语的意思。

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第、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X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

第二个模块---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想像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像的闸,在研读中,通过的换位思考,___的问题,体验人物的内心,使人物的形像更丰满,更高大,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伊始,我借助歌曲(乐曲)、色彩鲜明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课件),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始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第三个模块--说教学程序

1、(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和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体验带入阅读过程中,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情感。

2、这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看图像,进一步感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同时爱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再现、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4、这一设计以图画的展现,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入情境,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的想像,在无限的想像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在思绪飞扬中写下自己的篇章。

5、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同时在朗读的时候,我作适时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6、美妙的音乐配上优美的朗读,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境界,再次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进一步激发了尊师爱师的情感。

7、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之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

8、学生进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前期生活体验,回忆生活中问路的情景,能较快地使学生入情入境,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有助于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9、教师富有激情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让学生成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10、学生对语文教材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或拓宽。

11、教师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同时采用或设计,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锻炼说写能力,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审美的情趣。

12、本环节的教学,以"董存瑞怎样逼近暗堡"为引子,抓住描写董存瑞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董存瑞为了革命英雄气概。以读悟情,读思蛤理,较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13、学生在入境体验的同时,想像和联想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思维得到了发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洪水的凶猛,老百姓处境的危难,学生对"无家可归"这一成语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语言真正得到 了内化。

好的朗读能传达许多语言之外的含义,好的朗读能唤起听者的共鸣,当学生对洪水充满憎恨的时候,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控诉,把握了学生情感流露的大好时机。

14、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里,让学生在歌曲渲染的情境中走进课文,既能激起自读课文的兴趣,又奠定了学生情感的基调,同时通过对__的介绍,接近了学生和主人公之间的距离。(在换位思考中深入)

15、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走向宽广的语文天地,充分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架起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调动学生的前期经验)

16、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对"水"十分熟悉。"镜头"闯进了学生的经验世界,自然会唤醒储存在脑海的"水"印象。学生一定会"情动而辞发".这时让学生畅谈所见所感,正是把握"火候",抓住契机,迎合学生的心理奢求,同时也留给学生张扬修改的空间。在学生"词穷"时安排自由读课文。让学生的经验世界与诗文意境的碰撞,与作者进行对话,与文本进行比较,体验情感,感悟语言美。

17、通过配乐图片(录像)的出示,创造了与课文相通的具体可感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得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感悟,这样学生披情入文,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赏语言的美丽,领会语言的魅力。(感悟、体验、领略)

(直观的感受--转化为情感的体验--深化为内心的感悟。)

18、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这样对__的词语理解就深刻、鲜活起来了。

19、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帮助,有机会获得同伴的创新的信息,促进学会多方位互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0、情境式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组织学生尝试进行合作表演,能巧妙地使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形成"角色意识",从而突破难点,利于学生能说会写。

21、教师善于从学生的童趣出发,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鸟岛,在介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机会。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背诵全文这个重点也迎刃而解了。

22、课文的情境图清新优美,可谓"画中有诗",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视觉意象;大自然夏天的声音更唤起了学生对充满迷幻色彩的夏天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可谓"先声夺人";而教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又引发了学生把自己融于大自然、和大自然接近的渴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语言,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情趣,进入了一种美的境界。这首诗对儿童心性的陶冶此时便已如春雨一般悄然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田。

第四板块: 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问题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第五板块:说教学评价

根据以上的教学说明,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想象为散发点,以情这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

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及教学作用地位

《美丽的海滨》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五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对画图知识作铺垫的延伸,从而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图工具结合思维创作。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另一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电脑操作创造更多美丽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给生活中的大自然景色创造美。

2、说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为使学生有效将理论知识联系于实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铅笔工具、填充工具、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利用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3)让学生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一学、想一想、画一画掌握画曲线的方法,及画太阳伞。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学会调整线段弯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知识迁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和感知生活中景色的美。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难点: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

确定以上教学重点难点的理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如:多边形的绘制),但对如何使用曲线的绘制不甚了解。而通过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进行操作步操,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的弯曲是一个比较难以对控制点的掌握。因此,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本课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一些美丽的海边风景画。

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从而学会使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弯曲。结合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学法

运用电脑操作绘画是信息技术和绘画知识的整合。因为,小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很浓,他们对学习画图工具的运用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在本课学生将会用美术学科中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技能来创作,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动手操作来达成目标。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培养学生“接受任务—探索尝试—综合运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偏重于实践,为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对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做如下设计:

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min)、新课教学(15min)、实践演练(20min)、小结(2min)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依据或意图

导入新课

采用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

大海吗?海边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去看大海?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大海。

播放海边风景画。(师提示)

观看视频剪辑、通过视觉、听觉、感觉,领略大自然的景色美。

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和学生自主实践方式。

一、复习铺垫、巩固练习

过程设计:

1、画天空、大海、沙滩及设置背景色。

(要求学生应注意画面的协调)教师巡视、并发现问题。

觖决问题:

2、您会画“白云”吗?请给我们演示画好吗?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

二、方法指导、学习新知

过程设计:

①(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曲线工具。

画太阳伞,太阳伞是弧形的,如何画?

②(方法指导)以演示法的教学方式边说边演示操作步骤。

③(完善认识)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在画太阳伞,调整曲线弯曲时,一不小心,曲线就拖出一个弯来,怎么办?

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解决方法及操作步骤。

三三、实践运用、自主创作

① 展示两幅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这两幅图的特点。

(师生小结)

② 绘画一幅美丽的海滨景色图画。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勾画自己心中的画的画法。接着在优美的音乐里开始创作。

三点要求:

①用所学的画图工具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②图画的画面要注意协调。

③完成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画得过于单调教师会适当提示:海边还会有些什么呢?)

出 四、观摩交流、效果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展示几幅优秀的作品,师点评。

五、归纳总结、课后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什么?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回去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①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实践。

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学生直观上认识曲线工具。

学生思考。

观察、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归纳。

观察、分析,指出各自的其优缺点。

学生自主协作、绘制海滨景色图画。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

强化加深练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更好的展开下面的教学任务。

了解班里是否都会灵活观察运用“椭圆”工具。如果有,则给予让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请他来当小老师示范操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操作,巡视个别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出以下任务。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曲线工具的运用。

鼓励学生在冥想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创造力创作。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此环节里,在教法上用“观摩”方式,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这样的教学能回顾所学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知不觉把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布置练习就可以延伸到课外。